07月04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旧版入口   用户登录
工作要讯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工作交流 > 工作要讯
青春UP|把“青春”挥洒在宁波大地上!2025年宁波市大中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出征”
浏览次数:202  作者:团市委学少部  发布时间:2025/7/1 10:24:41



          627日,2025年宁波市大中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出征仪式暨大学生文明乡风社会实践活动在滕头乡村振兴学院正式拉开帷幕。本次活动由共青团宁波市委、宁波市文明办、宁波市教育局、宁波市关工委、宁波市学联共同主办。活动当天,来自全市高校、中学的青年学子代表齐聚一堂,接过旗帜,即将奔赴宁波的城镇乡野,开启一场火热的社会实践征程。

       大学生的暑假作业是什么?对许多大学生而言,返乡实践是“重新发现家乡”的过程。离家求学再归来,熟悉的地方亦有风景,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中,亦隐藏着社会发展的“密码”。仪式伊始,一份沉甸甸的“青春邀约”正式发布——2025年宁波市暑期“返家乡”社会实践岗位清单。2025年暑期,将有超过1300个涵盖基层治理、乡村振兴、文化宣传、公益服务、企业锻炼等领域的实践岗位,为在甬青年学子提供“返家乡”的广阔舞台。“这些岗位既‘接地气’又‘冒热气’,是家乡对我们最诚挚的呼唤。”现场一位大学生代表兴奋地表示。到基层中去、到实践中去,才能真正知道所学的知识如何去发挥、如何去为社会作贡献。“这个暑假,我将在北仑区青年之家实习,作为土生土长的宁波人,我看到了家乡的‘青春姿态’,在参加实践过程中,我期待我能发挥自己所长,用小语种为宁波文化注入国际表达。”北京外国语大学学生赵泽宁将参加今年的返家乡社会实践工作。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接下来这个暑期,学生们将用青春完成这份特殊的作业。

       仪式现场,点赞宁波,发现家乡之美活动同时发布。从探寻“小候鸟”城市融入的“成长密码”,到深挖全国文明城市“七连冠”背后的文明基因;从记录新兴领域奋斗者的日常,到挖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小而美”的实践样本;从唤醒“楼道记忆”的社区微更新,到关注“阿拉手艺人”的非遗匠心传承……活动聚焦十个极具时代感和地域特色的调研方向,为青年学子提供了观察宁波、解码宁波的全新视角。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现场,“新风使者·乡约盛夏”暑期大学生文明乡风社会实践项目正式启动。接下来,“新风使者·乡约盛夏”暑期大学生文明乡风社会实践团队将以青春之名赴乡村之约,利用暑期假期广泛开展好社会实践活动。现场,来自宁波大学和宁波财经学院的两支队伍进行了精彩路演。宁波大学团队带来的《治村有史:乡村史志价值及其推广模式研究》项目,基于“浙江20年村史”进行了深度调研,为乡村文化传承与治理提供了“宁波智慧”。“目前我们已经走过了全国8个省,未来我们还将继续挖掘村史,留下乡村价值。”宁波财经学院团队则以《遗址文化IP开发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破圈之路研究》为题,聚焦“河姆渡文化”等遗址文化,探索了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生机的创新路径。“我们将继续以年轻化的视角,让‘非遗+遗址文化’走得更远。”两个项目彰显了青年一代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的担当与能力。“我们倡议,这个暑假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主动把小我融入大我、把青春献给祖国,立足个人和岗位实际,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贡献青春力量!”学生代表黄晟哲有力的倡议后,各高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代表上台,接下队旗。

       接下来,青年学子们即将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走进基层。他们将在火热的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把论文写在宁波大地上,把汗水挥洒在共富征途中,用青春的智慧和汗水,在“乡”约盛夏的广阔舞台上,奋力书写“‘乡’约正青春 共富‘甬’担当”的故事。



友情链接

上级团委网站: 团中央网站   | 浙江共青团   |
各地团委网站: 北京共青团   | 天津共青团   | 山东共青团   | 深圳共青团
青少年类网站: 宁波市青少年宫
XXX平台系统 Copyright 2015 XXXX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