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巡礼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基层动态 > 学校巡礼
宁波城市职院举办青春故事汇 共话高职学生实践成长的故事
浏览次数:11255  作者: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团委  发布时间:2017/12/7 19:26:34


       “这是一段跨越千里的王明阳心学寻访的故事,这是一段为宁波海丝遗迹提出保护和利用建议的故事,这是一段走进清塘为活化‘空心村’的故事,这是一段牵手梅溪去‘扮亮’新农村的故事,这是一段坚持了十一年四明山支教的故事,这是一段走进奉化后竺村的陪伴外来务工子女的故事”,11月22日,宁波城市职院6号楼报告厅里熬制的6个“故事粥”,温暖了许多师生的“胃”。这是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团委举办的“青春故事汇”暑期社会实践专场,6个团队的师生讲述了今年“一员双岗双建功”暑期社会实践的青春故事,300余位大一新生聆听了一场生动的故事会。
  高职学生如何在生动的社会实践中读好“无字之书”?围绕这一命题,结合宁波团市委的号召,该校团委于今年暑期开展了“一员双岗双建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并发布“不忘初心”理论宣讲岗、“一带一路”社会调研岗、“五水共治”青春治水岗、“创新创业”青春挑战岗、“名城名都”建设服务岗、“彩虹计划”中高职衔接服务岗、“城院记忆”校友寻访岗等7个门类15个细分岗位。一员,即共青团员;双岗,即本职岗和社会岗;双建功,即岗位建功和社会建功。青春故事汇上,吴滢滢、张清帅、范卓艺等青年学子便是这些人中的一员。
  吴滢滢说,整整八天的阳明心学寻访之旅,收获的是一次又一次文化的震撼。历经6省12个城市,走近了阳明先生去过的远方,她感慨倒:“我自己就是余姚人,阳明心学一直是我学习探究的对象,这次在贵州修文三人坟的寻访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我曾在家乡的阳明故居中读过《瘗旅文》,其中的配图便是我在此地见到的这座山峰”。
  与吴滢滢一样,作为浙研社社长、“海丝·寻踪”队的队员张清帅来说,寻访宁波海丝遗迹意味着走进社会培养更多的社会责任感。“当我们找到海丝遗址,眼前看到的却是句章古道那泥泞的道路,是英国领事馆的封条,是缺乏保护的建筑和杂草丛生的荒芜时,心里顿时油然产生一种用最大力量去保护这些遗址的欲望”,海丝·寻踪队呼吁寻找宁波历史文化根脉的心声感动了全场观众。
  除了她们的事迹,旅游学院清塘旅游创意开发小分队、艺术学院艺心志愿赴梅溪村墙绘实践小分队的故事,让许多大一新生感受到学好专业、用好专业的力量。她们积极响应宁波“名城名都”建设的号召,结合专业技能服务社会,得到当地政府的热情欢迎和高度好评。与同学们一起走进“青春故事汇”分享实践故事的梅溪村主任俞德勇说:“原本墙绘的创意并未得到村民的认同,但用年轻人用积极、创新的方法去创作、去思考,我们用一种包容的心来让他们有更好的创作空间。这面墙我们不会擦,我们会好好地保留。它是文化的财富,是美丽乡村建设的见证。”
  社会实践不仅让青年学子历练成为“准职业人”,更让大学生感受到社会的真情冷暖,学会做人做事。已经在四明山棠溪村支教11年的财金学院支教小分队,讲述了一则动情感人的故事。“这是一个可以在夜晚的星空下,数着星星去寻找天空中最亮的那一颗,在这里他们遇到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看到了狭小教室中的一双双闪烁着渴望的眼神,这一次实践后,让我的角色、心态彻底改变,也让我明白何为‘不忘初心’”,实践队长讲完这句话,场下不少学生潸然泪下。而由校学生会等8名学生干部组成的赴后竺村支教小分队,同样讲述了支教带给人的成长意义。队员朱启元说:“是否能在支教中创造永恒瞬间,最重要的不是专业,不是技巧,而是爱和真诚。”离别之际,队员们唱了一首《再见》给后竺村的小朋友们,这首歌唱出了我们对他们从最初的期待到最后的不舍。
  今年的“一员双岗双建功”暑期社会实践融入大局,服务社会,发挥了重要的育人作用。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团委通过建立微信群、开通“城院青年”微信公众号“暑期社会实践”频道等,采用青年话语体系,与青年学生做实时的消息传递与思想互动,使青年学生真正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社会实践取得了丰富的成果,该校“闲倚风车、梦宿清塘”清塘旅游创意开发实践团队通过全市网络投票被评为“最佳人气团队”,学校获得宁波市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奖,众多实践故事赢得社会、媒体广泛关注,中国青年网等中央级媒体报道3篇,浙江新闻客户端、甬派、东南商报等省市级媒体报道8篇。



友情链接:
宁波智慧共青团系统旗下平台•宁波青年网
浙ICP备05015657号 版权所有 共青团宁波市委员会 Copyright © 2016 nbyou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公网安备 330204020002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