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工作研究
共青团工作应如何应对青年自组织带来的挑战
浏览次数:1328528  作者:宁波团市委  发布时间:2014/3/7 15:24:04
  
鄞州团区委 忻春意
(此文获2013年度宁波市共青团调研奖二等奖)
         
  一、课题背景
  所谓青年自组织,是指通过自愿组成,为实现成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由青年自发成立、自主发展、自我运作的一种非正式性的组织形式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区青年自组织发展非常迅速,从寥寥数个发展到1600余支团队,参与人数到零星几人到成千上万。日益发展的青年自组织为共青团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青年自组织与共青团的关系密切,主要体现在四方面:
  (一)青年自组织、共青团组织是连接青年、党和政府的重要桥梁。团章中对共青团的定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这原是对共青团的身份定位,从这里可以看到共青团身份的双重属性,既是群众组织,也是党和政府的助手在青年和政府之间存在桥梁作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青年群体所出现的与职业组织之间处于单纯契约关系,而其他需求除了市场之外缺乏其他组织性载体予以帮助和满足,从而使青年个体处于孤独和疏离的一种生存状态 ,这种现象被称为青年原子化。原子化青年在目前大量存在,游离于共青团组织之外。而青年自组织的出现,则吸引和汇聚了一部分原子化青年,承担起联系青年与共青团组织的功能。由此,青年、青年自组织、共青团、党和政府就形成了一条紧密相关的关系线。
  (二)共青团对青年自组织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共青团的双重属性,显示着共青团虽然是群团组织但却在中国体系政治体系中具有特殊的地位。而大部分青年自组织虽然通过网络社会运转起来,但是现实社会的权力中心化运作方式还是让他们愿意向共青团组织靠拢。此外,共青团组织是一个历史悠久、组织机构完善、深入各层级的青年组织,拥有青年自组织无法比拟的各类资源以及广大平台。青年自组织能够通过密切联系共青团组织获得支持和帮助,并以此产生单个青年自组织无法取得的社会效应。
  (三)青年自组织与共青团的部分职能和服务对象重合。青年自组织能够提供社会服务、不同程度地满足青年交友、休闲、公益等多方面的需求,能够敏锐地捕捉青年热点,成为传播和倡导青年时尚文化的重要载体,能够有效表达青年的愿望、反应青年诉求。而共青团的四项基本职能则是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维护青少年权益,这与青年自组织的服务对象、部分职能完全一样。
  (四)青年自组织的发展对共青团工作带来新挑战。青年自组织的大量兴起,对以青年工作为主体的共青团组织带来了新的挑战和严峻考验。青年自组织虽然种类繁多,数量巨大,但是对主流、健康的价值、观念和行为缺乏足够的重视,在传播先进文化理念上力量发挥欠缺,而对于非主流的、低俗的、有害观念的观念行为缺乏应有的抵制。如何正确引导、联系青年自组织,成为共青团必须面对的课题。
  二、鄞州团区委对本区内青年自组织所开展的工作。
  近年来,鄞州团区委通过走访、调查排摸到全区共有各类青年自组织1500余家,团区委掌握的青年自组织大概有200家左右,非公益性的有红牡丹书画社、古道登山队、青年插花社等1057家,公益性的有健康家园服务队、善诗美地间空间、补胎哥志愿服务队等477家,其中具有代表性、规模较大、影响力较强、表现较活跃的青年自组织有80多支。所有自组织累计举办活动近1万次,参与人次高达5万。
  (一)组建工作网,奠定青年自组织的组织基础。
  1、成立团区委青年社会组织工作部。其职能主要贯彻团区委加强青年社会组织建设的要求,统筹、研究和协调共青团参与社会建设的相关规划和政策;统筹指导全区共青团组织开展青年自组织及其他青年社会组织的培育、建设、服务和管理工作;推进社会组织领域团建工作及社会领域各类青年人才的凝聚、培养和举荐工作;指导鄞州青年志愿服务及公益性社会组织孵化中心的工作。
  2、优化促进政策环境。发挥共青团组织优势,联合民政局等部门,出台《加强社会组织服务管理工作的意见》、《公益类社会组织直接登记办法》、《关于培育扶持公益性社会组织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方针,让青年自组织无须挂靠业务主管单位、无需注册资金,直接实现申请登记的目的,并可暂免提交验资报告、场地使用证明,只需在次年年检时补交相关资质证明。通过降低门槛、调整政策,让隐性组织逐步显性化,便于更好地引导和发展。同时,积极向区委、区政府争取资金,获得由区财政和福彩公益金每年划拨的100万元的社会组织发展资金,并通过项目扶持、购买服务、奖励等形式用于培育和扶持社会组织。2013年单独争取到100万元福彩公益金专项扶持公益性社会组织。
  (二)寻求整合力,强化促进青年自组织的资源保障。
  1、建立“鄞州区青年志愿服务及公益性社会组织孵化中心”。中心积极实现自身发展建设的第三方立场,一方面,要不同于行政部门的运作模式,不是自上而下的干预和监管,而是平等的互动,这样才能保证“孵化中心”对青年社会组织有足够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对青年社会组织也要有标杆和示范作用,从整合、改造、增能、提升等多个维度,来管理和服务青年社会组织。中心为被入孵的青年自组织提供为期两年半到三年的服务,服务内容主要包括理念塑造、组织建设、人才培训、项目优化、办公场所、媒体联络、注册协助等八大模块,通过“骆驼计划”整合专业社会资源,为青年自组织提供针对性的综合服务,实现企业专业资源与社会组织具体需求的对接。同时,通过参与社会组织的项目研发、优化、实施及推广的全过程,助力青年自组织走向社会化运作,让企业、基金会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全面参与其中,实现青年自组织由“他人输血”向“自我造血”的蜕变。
  2、发展“双轨制”青年自组织活动阵地。青年自组织的活动阵地往往受到局限,团区委积极发展“双轨制”阵地,服务青年自组织需求。“双轨制”即体制内阵地与社会化阵地。前者是整合区级、镇乡街道、社区(村)的现有活动场所,诸如群团活动室、机关健身房、社区(村)图书室等资源,实现网格内部共享、网格之间互动,区级+乡镇街道+社区(村)联动的形式;后者是按照“沿青年汇聚之机理,作青年覆盖之文章”的思路,通过基层团组织对接吸纳社会化阵地,如户外用品店、咖啡馆、健身房等,建设青少年事务服务终端鄞尚空间(In sun space),目前已有河汉咖啡、新华书店•阅读时光、绿萝等多家单位加入。这两种形式的阵地全面囊括了全区可利用阵地资源,融合了青少年社会参与、教育培训、交流联谊、经验分享、项目协作等功能,并免费向共青团认证的青年自组织敞开,让团组织成为联系服务青少年的核心,真正做到吸引青年、服务青年、凝聚青年的目的。
  (三)培育优势点,做实青年自组织的服务项目。
  1、打造青年自组织领袖计划。通过建立青年社团组织领袖沙龙、领袖培训等形式实现对青年自组织领袖的广泛联系,加深青年自组织与共青团之间的感情和关系。沙龙是一个宽松的信息沟通、资源配置的平台,由团区委组织部、宣传部、社团领袖、有关专家学者、媒体等各方面代表组成。按照服务青年需求的种类,挑选各类之中规模最大的社团领袖加入沙龙组织。沙龙是开放的,随时欢迎各类符合条件的青年社团加入。沙龙和社团关系上,充分体现不干涉社团内部事务的原则。沙龙将定期举行宽松的聚会,了解青年热点,沟通活动信息,策划各类活动,审议沙龙有关事宜,条件成熟时建立各项制度。
  2、提供培训。依托区青年志愿服务及公益性社会组织孵化中心和“双轨制”阵地,积极开展青年自组织培训工作,组建由优秀青年自组织领袖、党政机关干部、高校专家教授、媒体记者等多方力量构成的青年自组织讲师团,设计培训教材、课程及考核标准,优化课程设置,多形式多手段多载体地开展培训活动。旨在通过理论讲座、互动交流和拓展实践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培训,进一步增强青年自组织活力,提升自组织团队管理、项目策划、基层服务的水平,增强工作的针对性、专业性,加强、引导、扶持青年自组织健康成长。
  三、共青团在推进青年自组织工作中存在的现象、问题以原因分析
  为总结经验、查摆问题,鄞州团区委对辖区23个乡镇街道的团员青年以及80家青年自组织发放调查问卷,针对青年自组织的进行调研,共发放问卷20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13份,有效回收率95.7%。调查发现,75.2%的团员青年参与或曾经参与各类青年自组织。
  (一)存在的现象和问题
  1、以兴趣爱好为聚点的青年自组织所占比例较大。
        
  表1:青年自组织类型 表2:参与青年自组织的目的
  青年所参与的自组织类型最主要以户外运动、交友、兴趣小组等娱乐休闲类组织为主,参加此类自组织的青年人数占总人次的41%,其次为公益服务类(27%)、学术研究类(19%)和产业经济类(9%)(当中自组织成员有交叉)。从图表中可以看到,青年人大多加入自组织最主要的目的还是兴趣爱好。
        
  表3:年龄与工作对参与青年自组织的影响 表4:性别与工种对参与青年自组织的影响
  2、影响青年参与自组织的主要因素是年龄、工种。
  从图表中看到,青年参加自组织与否在年龄方面呈现明显差异,而行业的差异则对青年是否加入自组织则影响较小。“80后”最多,“90后”次之,“70后”最少,而不同行业的青年对是否参与青年自组织相对均衡,主要的影响因素还是聚集在工种的不同。从表4看出,企业白领、行政干部等脑力劳动型青年参与自组织的概率高于一线工人、农民等体力劳动型的青年。
        
  表5:是否愿意注册登记 表6:注册登记的原因
  3、在注册登记方面所持态度并不积极。
  鄞州区出台了《公益类社会组织直接登记办法》等一系列制度放低了准入门槛,虽然吸引了一部分青年自组织注册登记,但是目前全区所有注册登记的自组织仅40余家,仅占20%都不到。在问卷中,青年自组织的负责人也对注册登记持以一个观望的态度,“主动愿意注册登记”(27%)、“条件允许下,会选择注册登记”(28%)占了55%。而在为何愿意选择注册登记的最主要原因,集中在平台更广(37%)、项目支持(29%)这两个选项。
        
  表7:青年自组织存在问题 表8:已登记与未登记青年自组织基本情况对比
  4、缺乏有效的规章制度和各类保障。
  从调研的情况来看,参加问卷的80家自组织近60%没有在民政局注册登记,73%的青年自组织不具有明确的组织章程、活动开展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而资金、场地、项目、平台对接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尤其是资金问题,青年自组织基本以自筹或者赞助的形式开展活动,一旦缺乏资金,自组织的生命力就难以维持。
        
  表格9:青年自组织维持时间 表格10:青年自组织解散的原因
  5、青年自组织的稳定性差。
  大部分青年自组织成立随意,解散随意,真正能够发展和完善起来的队伍并不多。从表一看到有高达36%的自组织成立时间不到一年就因各种原因解散,55%的自组织是运行时间是1-3年,只有不到10%的自组织维持到3年以上。而解散的原因也非常多,因为核心成员的流动(35%)、资金场地的短缺(23%)、兴趣的丧失(22%)、个人因素(14%)等占了较大比例。
        
  表格11:使用互联网的情况 表格12:使用的媒介
  6、多以互联网或移动网络为交互平台。
  “网聚性”是青年自组织又一明显特征。高达83%的青年自组织在成立初期,依靠互联网发起号召,而开展活动(75%)、成员联络(88%)、宣传发动(72%)等环节中,互联网或移动网络介入的概率非常高。微博、微信新媒体已成青年自组织交流、获取信息的主要载体。
        
  表13:更愿意参加哪一个组织的活动 表14:共青团与自组织的最大差异
  7、青年自组织的活动对青年人的吸引日益加大。
  虽然青年人在选择两者的活动,你更愿意参加哪一方的问题中,选择共青团的比例(44%)高于青年自组织(39%),但这个差距并不大,可见两者对青年的竞争已经日趋明显。而图14中,显示青年认为共青团与青年自组织的之间最大的不同,选择政治性(52%)、自由性(37%)的人明显高于其他选项。
  (二)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1、许多青年自组织只是为了简单迎合青年人。根据我们对自组织的界定,各类QQ群、微信圈、网络社区、微博社区以及校友录等门户网站上的各类非正式群体均属于自组织范畴。这意味着大部分的青年都参与了各类自组织,参与的主要原因是上文提及的“兴趣爱好”。因此,很多自组织为了迎合青年人,只是简单地重复出现和流俗的兴趣聚会,让青年自组织停留在社会组织发展路径上的初级阶段,远远难以承担起社会自我组织管理的重任,不能有效满足我国社会组织计划建构体系发展的需求。这与十八大中提出的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需要“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强化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在社会管理和服务中的职责,引导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是有很大差距的。
  2、是否参与青年自组织与青年可支配时间成正比。“80后”的青年基本已经完成认知发展,继而转向情感发展;“90后”正处于求学阶段,他们也对各类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探究欲极强,“学习”和“兴趣”是他们生活中的两大主题词。“70后”的青年几乎都已完成求学、踏上工作岗位多年,他们主要关注工作与家庭之间的平衡。另外一个影响青年参与自组织的因素是工种的不同,而非工作的不同。以上结果表明组织成员所拥有的时间成本与参与青年自组织活动的机会成正比,即可供个人支配的时间越多,青年参与自组织的个数越多。
  3、青年自组织的自由权和合法权之间存在矛盾。大部分青年自组织乐于向共青团投出“橄榄枝”希望与政府部门的“加法”来实现团队的既定目标。但是他们更希望保持自己的独立性,怕注册登记或者与共青团、政府部门的关系过于密切后,“指挥权”受到制约和影响,容易成为共青团组织的附庸,而丧失自由性。此外,青年自组织有自己的利益诉求,一切围绕自身发展出发。而共青团组织必须要统筹考虑全区所有的自组织。利益的多样化使青年自组织的具体利益很难被统一整合,这意味着青年自组织之间对资源也存在竞争关系,而共青团在调节的过程中不可能倾向于一方,必须按照辖区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通盘考虑资源的倾斜。这些因素势必导致青年自组织在“自由权”和“合法权”之间产生摇摆。
  4、青年自组织目前还是处于人治式管理。青年自组织的构建体系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社会力量组成方式,是以青年人的利益和兴趣为落脚点,这种结构方式相比于共青团组织呈现出各种不确定性、盲目性和高风险性。大部分青年自组织的发展运行主要依靠该自组织领袖的人格魅力来进行维系,虽然组织成员对领袖具有较高的认同度,但领袖大多以虚拟身份出现,没有明确的问责与追究制度保障 。这种依赖于个人情感的维系方式主导着青年自组织的运作,一旦团队领袖或者核心成员出现变动,对自组织的影响就非常巨大,甚至很大程度上会毁灭一个团队。
  5、网络社会的去层级化和扁平化给青年自组织的活跃提供了条件。传统的社会都按照科层制方式构建起来,而互联网则以网络互动的模式打破了以往的格局,信息的传递从垂直等级模式转变为互动交流,由此打破了信息控制的权利中心,使所有所有组织成员获得了平等的话语权和信息权,组织结构因此呈现出从集权化到分权化,从等级化到扁平化的转变 。这种去层级化和扁平化的组织结构有利于信息的快速而不失真地双向交流,让青年自组织迅速反应、高效组织管理。网络社会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自由讨论公共事务、参与活动的空间,以更加时尚的方式增加了动员时效,形成了强大的时代优势,迎合了当代青年群体多元化、自主性和民主参与意识,是近年青年自组织大量和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6、青年自组织与共青团之间存在既竞争又合作互补的微妙关系。从理论上而言,在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社会建设的项目、资源都是既定的,既然青年自组织与共青团服务的对象相同,那么开展活动的同时肯定会造成对既定社会总量的竞争。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青年游离于传统的共青团组织体系所覆盖的企事业单位,导致共青团组织实际上很难对他们施加持续有效的影响;而青年自组织迅速发展和繁荣,满足了青年自身的多元化需求,对青年的吸引力逐渐增大,导致两者之间的竞争日益明显。同时,青年自组织虽然在灵活性、自由性方面优于共青团组织,但在组织网络、资源制度倾斜方面又远远比不上共青团组织,产生了大量游散的青年自组织想与共青团“搭上线”的现象。
  四、共青团如何推进青年自组织工作的思考
  如何建立青年自组织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如何规范、引导青年自组织健康发展?如何找到团组织与青年自组织的最佳联系点,凝聚、团结、服务更多的青年?所有这些,都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与探究。
  一、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加强团组织枢纽能力建设。
   一是要找准自我定位。共青团具有较强的政治色彩,与政府部门有密切联系却有不是政府部门,与青年自组织的关系应是平等协作,而不是行政隶属的关系,更不是竞争关系。共青团的目的不是与其他青年社会组织竞争发展空间,而是应该发挥自身特长对各类青年组织加以调控、协调,帮助他们发展,实现“由共青团主导、各青年自组织实施”的社会管理创新参与模式,积极推动社会组织化结构体系的发展。
  二是提高自身服务水平。共青团必须牢牢把握时代要求和青年特点,主动调整工作思路,深入了解青年自组织的发展轨迹、管理模式、运作流程、活动特点,学习借鉴其灵活的组织方式和多元化的服务手段。不断加强自身的能力建设,用新手段、新方法、新途径来面对新问题、新挑战、新工作,只有有效的服务,才能赢得青年自组织,进而赢得青年。
  三是搭建合作平台。自组织工作是共青团参与社会建设和管理的有效载体,必须通过推动青年自组织有序参与公共生活来实现。可以采取政府出售、合同外包、特许经营、政府补助等形式,将原来由政府、共青团直接从事的公共服务,交由青年自组织提供。把团组织对青年自组织管理导向变为平等合作,承认并赋予青年自组织的独立自主地位,给予青年自组织发生作用的制度空间和功能空间。
  二、处理好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关系,推进青年自组织自身能力建设。
  一是把握特点,分层联系。不同的青年自组织呈现出不同的核心元素,这样是青年多元化需求驱动所导致的结果。共青团在与青年自组织联系的同时,要善于发掘它们的不同内涵,帮助自组织明确定位,提炼出真正的团队灵魂,不能片面追求数量,也不能追求面面俱到,要学会“抓大放小、分类联系”来推动自组织的系统化、专业化、社会化发展。
  二是顺应趋势,促进自组织能力提升。当前我国处于改革的深水期和转型的重要期,公民意识的不断增强强烈冲击着传统国家与社会的关系。2013年的工作报告中就对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有明确的指示“发挥各类社会组织在公共服务需求表达、服务供给与监督评价等方面的作用,把适合由社会承担的公共服务事项,以购买服务等方式交由社会组织承担。”这表明着青年自组织作为社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要加强自身建设,完善体制机制,明确自组织发展方向,找准定位,提高业务服务水平,由简单的“自娱自乐”转变为承担起一定的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从单纯的“民主表达”到真正参与社会事务建设和管理。
  三是统筹分配,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发挥共青团组织的合力、聚力以及号召力,整合社会各类资源,为青年自组织的发展、优化提供资金、人力、场地、注册、培训等多方面的服务,积极推动青年自组织与其他社会组织、基层团组织的联动,探索“阵地共享、项目共建、活动共办”的合作方式,为基层团组织带来活动、智力的同时,将青年自组织的工作有机融入到共青团工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化配置。
  三、发挥共青团组织优势,做好青年自组织引导工作
  一是要密切联系青年自组织领袖以及骨干。就上文分析可以看到,目前人治式的管理方式导致青年自组织领袖、骨干在团队中举足轻重的作用。共青团组织要不断创造机会,拓展自组织领袖和骨干社会参与的空间和舞台,以三颗心“热心”、“真心”、“平常心”对待自组织领袖和骨干,与其建立亲密关系,学会打“感情牌”,并通过荣誉倾斜、领袖培训、沙龙联谊等方式,不断服务自组织领袖及骨干专业素质,培养其大局意识。
  二是利用平台优势因势利导。共青团的资源丰富,所能争取的资金、项目支持是其他青年组织望尘莫及,这是青年组织被共青团组织吸引的主要原因。共青团组织要善于利用平台优势,通过购买服务、基金会的方式给予自组织经费支持,通过介入自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来实现项目引导,最终达成引领广大青年、青年自组织健康、主流的文化建设目的。
  三是在重大事件中要反应迅速。多元化社会的发展导致多元化经济体的出现,在许多外资、合资企业、两新组织以及小微企业中,原子化青年大量存在,这是党团组织覆盖的空白区域。但是这部分青年又是自组织的参与者,与各类青年自组织密切相关。以宁波“PX”事件为例,游行的青年并非传统大学生群体,而是通过网络迅速组织起来的白领、自由职业青年。共青团组织要善于利用青年自组织的优势以及在这些团建空白区域的影响力,在重大社会事件中,迅速反应,积极引导青年,传播社会正能量,弘扬社会新风尚。
        

        


友情链接:
宁波智慧共青团系统旗下平台•宁波青年网
浙ICP备05015657号 版权所有 共青团宁波市委员会 Copyright © 2016 nbyou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公网安备 330204020002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