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工作研究
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要素分析
浏览次数:1331471  作者:宁波团市委  发布时间:2014/3/10 14:21:02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团委 郑毅
(此文获2013年度宁波市共青团调研奖二等奖)
         
  信仰是主体超越现实、超越自我、追求最高价值的自我意识, 是对具有最高价值的对象高度信服、景仰、向往、追求, 并以之统摄自己精神生活, 作为自己的精神寄托的思想倾向, 是主体对终极价值的追求。[1]根据信仰的内在特性及人存在的有限性与精神性,如果一个人缺失信仰,那么他的生活质量和人生意义就会荡然无存,犹如行尸走肉。对于解决大学生信仰迷失和信仰危机问题的路径,人们比较普遍地选择了教育的视角,学者们在加强大学生信仰教育重要性、应然性的论证和教育应对策略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对信仰教育的若干要素进行了研究分析。
  一、研究方法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全球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以及科技创新日新月异,各种思想观念相互交汇、相互冲撞。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特点也随之有所变化。大学生信仰呈现躯体化、去圣化、功利化、多元化特点。部分大学生的信仰迷失和信仰危机已引起了高校、社会、家庭各方面的高度关注。本课题组于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选择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地区的近千名全日制在校大学生,围绕信仰类型、信仰产生的背景因素、信仰教育载体、信仰缺失因素等方面,按照抽样调查法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回收有效问卷774份。参加调查的大学生性别抽样分布为:男生占43.7%,女生占56.3%;年级抽样分布为:一年级学生占26.1%,二年级学生占29.3%,三年级学生占30.9%,四年级学生占12.9%;生源地抽样分布为:来自农村的学生占51.5%,来自城市的学生占21.3%,来自乡镇的学生占27.2%;政治面貌抽样分布为:学生党员占18.9%,入党积极分子占32.8%,团员占43.4%,群众占4.9%。调查数据采用统计软件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
  二、大学生信仰状况的总体分析
  1、从大学生对待信仰重要性的认识上看。50.4%的大学生认为没有信仰会对自己的人生产生影响,其中不同政治面貌的大学生在对信仰重要性的认识上差异显著(p<0.05),从表1中可见党员对信仰对人生产生影响的认识明显高团员和群众。专业、年级和地区之间差异不显著。
  表1 略
  2、从大学生对自身信仰存在的认识上看。45.3%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有信仰,认为自己没有信仰的大学生(35.8%)高于认为没有信仰不会对自己的人生产生影响(29.3%)。其中不同政治面貌的大学生在对自身信仰存在的认识上差异显著(p<0.05),从表2中可见党员对自我信仰存在的认识明显高于团员和群众。专业、年级和地区之间差异不显著。
  表2 略
  3、从大学生对于信仰的需求上看。各维度选择从高到低依次是道德信仰(63.4%)、国家信仰(53.7%)、民族信仰(52.5%)、政治信仰(30.4%)、生命崇拜(29.2%)和家庭主义(29.1%),这是大学生信仰的主流;选择较少的依次是宗教信仰(11.2%)、法律信仰(25.6%)、金钱崇拜(4.1%)、神灵崇拜(1.3%)和权利崇拜(2.6%),它们在大学生终极价值体系中处于次要地位。
  4、从大学生对于信仰的选择上看。大学生在信仰的各维度优先选择上从高到低依次是道德信仰(33.9%)、国家信仰(21.2%)、民族信仰(10.2%)、家庭主义(10.1%)、生命崇拜(8.9%)和马克思主义信仰(8%),与信仰需求的高低顺序相比,前三位没有变化,但马克思主义信仰、生命崇拜和家庭主义顺序正好相反;选择较少的依次是宗教信仰(3.1%)、法律信仰(1.9%)、金钱崇拜(1.6%)、神灵崇拜(0.4%)和权利崇拜(0.4%),与信仰需求的高低顺序相比完全一致。
  5、从大学生对于信仰缺失的原因上看。大学生在对造成信仰缺失的主要原因的选择上依次为社会价值观多元化的冲击(54.7%)、自身信仰需求不足(42.1%)、社会道德和社会规范的缺失(35.4%)、学校信仰教育不足(34.7%)、家庭信仰教育不足(28.1%)、经济转型带来的利益重组(22.4%)、文化变迁和文化冲突(18.3%)、社会转型导致的力量变迁(14.7%)、西方意识形态的参透(13%)和其他(4.4%)。
  上述调查结果显示,(1)总体上大学生具有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取向。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经济理性的泛化和市场经济对社会生活的宰制性影响,导致了现代人道德理性的严重弱化,而个体的道德认识水平能够影响道德行为,积极健康的道德信仰更是良好道德意志的推动力,道德信仰在需求和选择上第一顺位反映了信仰教育的根基尚稳,儒家传统文化中的伦理道德观念依然深刻地影响着90后大学生。(2)信仰迷失与危机并存。五分之一的大学生对自我的信仰处于迷茫甚至信仰无意识状态,表明当前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稳定,面对纷繁复杂多变的社会现象感到迷茫与彷徨。三分之一的大学生无视信仰的意义并自认为没有信仰体现出受社会转型期多元文化的冲击及社会整体道德现状的影响,大学生对信仰产生了怀疑、动摇甚至全面抛弃,进而导致信仰危机,这容易造成个人价值取向的偏离。(3)国家主导信仰有待加强。政治信仰的需求与选择的顺序相悖则体现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有弱化趋势,党员与团员、群众在信仰认识方面的显著差异表明党的思想建设在学生党员中是卓有成效的,体现了个体信仰与社会群体信仰的一致性,但党员群体对其他群体的辐射影响还很有限。(4)信仰教育现状堪忧。教育的过程就是教育主体围绕教育目标对教育客体产生积极影响的过程,然而数据上不难看出在社会价值观多元化的冲击下,大学生自身信仰需求不断弱化,三大教育主体社会、学校和家庭的信仰教育功效均存在明显不足构成了信仰缺失的主要原因,思想迷茫、需求不足、教育失效,在主客体均存在明显弱点的情况下,也就不难理解当下社会为何失德行为频现,道德滑坡现象频频引发热议了。
  三、大学生信仰教育的要素分析
  教育的本质在于人的培养,卢梭认为教育的要素包括自然的教育、人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自然的教育即是学生的才能和器官的内在发展, 人的教育即是教师教学生如何利用这种发展, 而事物的教育则是从各种事物中获得良好的经验。顾明远在对教育定义的思考中指出教育的基本要素有三:教育者(教师、父母、长者) 、受教育者(学生、儿童) 、教育影响(或称环境,具体指教育内容、教育手段) ,有了这三者就可以构成教育活动。[2]孟志中把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定位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目标五大要素。[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而没有信仰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说是没有灵魂的教育。所以对信仰教育的基本要素进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1、信仰教育主体。信仰教育主体是信仰教育的承担者、发动者、实施者,它与信仰教育客体相对应,对于大学生来说主要为教师和家长。从获得信仰的途径上,学校教育(35.9%)、社会的实践体验(21%)、家庭影响(18.1%)、理论认知(10.6%)为主要途径,从中教师的主体地位显而易见,同时以家庭人伦关系为基石的社会人伦关系文化仍然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在信仰确立过程中会对自己产生最大影响的选择中,依次为书籍(32.3%)、领袖及各种英雄和模范人物(20.9%)、父母(15.8%)、网络及各种传媒(13.2%)、老师(8.4%)、亲戚朋友(2.1%)、同学(1.3%)和其他(6%),可见父母在孩子青少年时期信仰确立过程的影响较之教师更为关键。数据表明信仰确立过程中教师的非主导作用与信仰教育中学校教育占据的主导地位是不匹配的,说明即便“三全育人”的口号震天响,在量化考核的大棒下,高校绝大多数教师不得不完成被动到主动,不自觉到自觉的投入科研工作的转变,教学已形同鸡肋,思想教育方面更加不被重视,早已形成经师已不易得,人师更加难求的尴尬局面。如何匹配学校教育在信仰确立过程中的首要地位,提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育人作用,值得深刻反思。
  2、信仰教育客体。信仰教育客体是信仰教育的接受者,是信仰教育主体的作用对象,具有受动性、受控性、可塑性。信仰教育的过程就是主体通过介体对客体施加影响,使客体形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信仰的过程,所以客体对教育内容的接受和认可程度对教育效果有重要影响。70.8%的同学认为“信仰是人的精神动力和支柱”,并且在遇到人生困惑和挫折时,48.1%的同学认为“有信仰的支撑,人生目标和理想不会改变”反映出大学生在价值观形成过程中对信仰及其作用的朴素认识是正确的。但在把握个人价值与集体价值的关系中大学生又会出现个人价值明显位移的现象,在判断人生价值的标准上,65.8%的大学生选择了“自我价值的实现程度”,而仅有34.40%的大学生选择了“对社会贡献的大小”,在“你最愿意追求的人生目标是什么”回答中得到进一步证实,大学生首选“家庭幸福”(48.6%),其次是“事业成功”(31.5%),两者之和高达80.1%,选择“国家繁荣富强”为11.2%,选择“人类的自由解放”仅为4.5%。当前大学生在人生价值取向上从集体价值向个人价值的位移,主要源于市场经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自爱市场经济中,人们的活动遵循着物质利益原则和等价交换原则。但是,普通适应于经济活动领域中的这些原则却被渗透到人们的思想道德领域,对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定型的大学生产生了强大的冲击。
  3、信仰教育目标。信仰教育的目标规定着信仰教育的方向。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让大学生信仰马克思主义,这一目标表达了教育的现实性需求和理想性追求。70.4%的同学认为“如果我们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并身体力行,一定或有可能会实现共产主义”,说明经过长期的灌输式思想政治教育,绝大部分同学对马克思主义是认可和接受的,但这更多的体现为“信”“仰”中的“信”,也即知情意中知的层面,在情意方面尚未达到“仰”的阶段,因为在问及人生追求与什么相联系时同学们的选择依次为家庭利益(40.8%)、集体利益(19.8%)、国家利益(15.5%)、人类的整体利益(10.9%)、民族利益(7.9%)和只追求个人利益(5.2%),可见大学生对共产主义的广泛认同尚未能转化为执着的追求,也说明就当前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总体目标来说, 把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主导信仰是必须,但同时也要尊重信仰选择的自由性,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信仰一元化格局是不切实际的。在实现共产主义可能性认知方面党员和群众存在显著差异(P<0.05),这提示我们要正视大学生信仰形成的群体差异性, 不加分类的要求所有学生都坚信马克思主义也是不切实际的。所以首先应当强化大学生党员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对于其他信仰群体则应采取积极教育争取,不宜强行要求。
  4、信仰教育内容。信仰教育的内容规定着信仰教育的意义和价值,是国家、社会对其成员在思想、道德、政治、心理、行为等方面的要求、标准、规范。信仰教育内容不是孤立存在的,需具备二个特点,其一要服务于教育目标,其二要能为教育客体所接受。在回答“学校信仰教育开展的主要不足”时,35.5%的同学认为教育内容脱离实际,在对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的了解程度上,54.5%的同学选择“了解”或“基本了解”,说明国家主导信仰的教育内容大学生是能够基本接受的。其中大一和大二的同学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这可能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开设在第三学期有关,这也反映出在青少年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由于中小学应试教育的过度,导致学生考前拼命背,考完全忘掉,并未能真正理解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而党员相对于团员和群众,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的了解更多,并且差异显著(P<0.05),表明相对于课堂上开展的阶段性、应试型、灌输式的教育效果,党组织开展的经常性、体验型、讨论式的教育效果更佳,更易于让学生接受教育内容。 
  5、信仰教育方式。信仰教育的方式规定着信仰教育的实效,应注意内容与形式的结合与创新。方式方法和教育载体的不同会对教育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大学生针对“学校信仰教育开展的主要不足”的选择,依次为忽视学生主体性需求(47%)、形式单一,以“两课”教学为主(45.7%)、针对性不强,没有分类教育(41.2%)、载体不够丰富(24.8%)、校园文化的影响力不够(23.6%)、缺少层次性(16.3%)和其他(5.9%)。可见形式的单一,载体的缺乏会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表3 略
  载体与教育方式方法有密切联系,信仰教育的内容要选择合适的载体才能够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和实效性,从表3、表4中可见在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方面,能够亲身体验的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影响最大,党、团活动,“两课”依然发挥主要影响。信息化时代,虽然网络已成为大学生主要的信息来源渠道,但电视却以其视听优势成为了最被认可的信仰教育载体,而爱国主义影片则以其故事性和优质的视觉效果也得到了广泛认同,相反大学生参与度最高,最喜闻乐见的校园晚会可能因其娱乐性较强最不受认同,这应该引起校园活动组织者的高度重视,过度娱乐化的校园活动还需适可而止。
  四、讨论
  当前我国正处在深刻地社会变革中,各种思潮进行着激烈地碰撞,我们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正经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青年时期是信仰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青年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精英群体,能否培养出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关乎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通过上述分析,笔者对如何开展大学生信仰教育提出如下建议:1、强化大学生信仰教育主体的作用发挥,要努力构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互动-合力机制;2、积极回应大学生作为教育客体的主体性需求,要深入分析大学生信仰迷失和危机的产生原因;3、教育目标上要强化信仰科学化;4、教育内容上要一元为主,尊重多元;5、教育方式上要开展分层递进式信仰教育。
         
  参考文献:
  [1]王玉.论理想、信念、信仰和价值观[J].东岳论坛,2001,22(4):62-66
  [2]顾明远.对教育定义的思考[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1):5-9
  [3]孟志中.思想政治教育要素论[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22(3):15-19

         

         
        


友情链接:
宁波智慧共青团系统旗下平台•宁波青年网
浙ICP备05015657号 版权所有 共青团宁波市委员会 Copyright © 2016 nbyou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公网安备 330204020002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