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工作研究
新形势下青年创业环境研究
余姚陆埠镇团委(2008年10月8日)
浏览次数:1319596  作者:宁波团市委  发布时间:2009/5/27 16:46:31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在创业的热潮下,青年无疑是一支主力军。因此,在新形势下,研究青年的创业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青年创业环境的内涵及分类
创业环境是创业者面临的自然环境、行业状况、人力资源、政府行为、整个社会的经济水平等各种因素的综合。创业环境是政府和社会为创业者创办新企业所搭建的一个公共平台,其外延包括一切影响创办新企业的政治、经济、社会因素,创业环境的功能在于鼓励创业、支持创业、服务创业、保护创业,形成一个创业型社会。
创业环境按不同要求可以分不同类型。可分为大环境和小环境。大环境是指社会、学校和家长的支持。小环境是指创业场所、创业设备和简单的创业工具,创业环境也可以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主要指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实践基地建设、实验室建设、网络通信建设等,这都是硬环境的改善。软环境就是要在全社会营造一个和谐的人文环境、创业环境等。下面从宏观角度对创业环境中几个重要的因素作简要分析:
1、政策环境
政策环境对青年创业行为的影响最直接也最关键,政策环境反映出政府对社会自主创业行为的支持扶助的态度和程度。一般来说,由个人创办的中小型企业由于受到人才、管理水平、资金等的限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往往处于劣势,这就需要地方政府在政策上予以倾斜和扶持。从国外中小企业发展情况来看,政府制定的倾向性政策对企业健康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政策上升到法律层面而加以巩固,表明了政策环境的重要地位。
2、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主要指青年创业所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社会经济状况,主要包括社会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体制。社会经济结构通常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分配结构、交换结构、消费结构、技术结构以及所有制结构等等,其中产业结构最为关键,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中小企业发展与大型企业发展的匹配程度;经济发展水平通常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所达到的水准,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了国家或地区的财富水平、消费水准和购买能力,从而限定了市场的需求总量和发展潜力;经济体制是指国家组织经济的形式,它对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形式、内容、途径等提出了系统的基本规则与条件。
3、技术环境
技术环境是指青年创业所面临的社会环境中的技术要素及与该要素直接相关的各种社会现象的集合,主要包括:社会技术水平、社会技术力量和技术体制。其中社会技术水平是构成青年创业技术环境的首要因素,它包括科技研究的领域、科技研究成果的门类分布及先进程度、科技成果的推广运用三个方面;社会技术力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技术研究与开发实力;而技术体制则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技术系统的结构、运行方式及与其他部门间的关系。一个良好的技术环境会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对于青年创业者来说,其技术掌握程度的高低,技术运用水平的熟练与否,正是凸显青年创业优势与劣势的关键所在。
4、人文环境
青年创业的人文环境主要反映出了一个国家或地区青年普遍的价值取向、行为特点及由此根植的社会文化背景,此外人文环境还应包括青年创业氛围及全社会对青年创业行为的认同程度。虽然人文环境对青年创业行为的影响多为间接方式,但创业活动的社会性和开放性特点却决定了青年创业的人文环境不容忽视,因为从长远角度来看,创造一个适合青年创业的人文环境对全社会青年的创业意识、创业观念的具备和巩固应是非常必要和有利的。
二、新形势为青年创业提供了新的机遇
科学技术的进步使整个世界日新月异,人类通向未来的道路变得更加宽阔。改革和发展蕴藏着创业的生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而改革与发展则是当代中国的主题。改革的时代环境往往是创业者成果辈出的“温床”,它将使人们有更多的自由去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去改变自己的生命轨迹。在旧的体制被打破,新的体制逐渐确立的过程中,人们的想像力、创造力和创业勇气会发挥到最大值,从而创造出灿烂辉煌的业绩。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结构的日益调整与转型,为青年的创业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现今,社会的转型与竞争机制的形成,拓展了人们的生存与发展空间。“走自己的路”,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改变自己的生存状态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创业的观念逐渐形成,为青年提供了更好的创业途径。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得到全社会的普遍认同时,掌握了先进科学技术和劳动技能,具备各种优良品质的青年们,无疑会在知识创业中占尽先机。
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观念的更新,社会人际关系也在发生变化,崇尚自由、鼓励冒险、允许失败的人际环境逐步形成。社会人际关系的改善,对创业的包容度的扩展,为青年提供了更好的创业氛围。
社会结构的演变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激发了人们的创业意识,催生了青年的创业行为;“知本”与资本的融合,价值观念的转变,都为创业环境的改变奠定了基础。对于有志于创业的青年而言,创业的春天即将来临。
三、创业环境对青年创业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既有内因也有外因。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内因是本质,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外因是重要的外部条件,对内因的发展有重要的促进或阻碍作用。同理,青年创业的环境对青年创业的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关系着青年创业的成与败。
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一方面企业经营所需的各种资源都需要从属于外部环境的原料市场、资金市场、劳动力市场、信息市场等去获取,另一方面企业用上述各种资源生产出来的产品或服务,也要在外部市场上进行销售,更重要的是企业的发展依赖于外部的政策环境,公平透明、开放有序的市场秩序以及政府对企业的扶持手段和力度。一个良好的环境会极大地促进自主创业行为在质和量上的提高,反之,恶劣的环境也会对自主创业行为产生许多限制和约束。
青年始终是创业的主角,始终在整个社会的创业体系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另一方面青年的资本积累程度较低,生产经营规模较小,在市场中还没有建立起自身的信誉,市场管理经验不足等又构成了青年创业的薄弱点。所以我们既要鼓励青年积极参与创业,又要在相关方面给予青年创业者以必要的扶持,这就需要营造一个适合青年创业的内外部环境,促进青年创业的健康发展。
青年创业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创业活动的健康开展又得益于外部环境的有效支撑,因此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显得十分重要。
四、余姚市青年的创业环境现状分析
余姚市位于浙江省东部,长江三角洲南翼,属上海经济区,东距国际港口城市宁波40公里,西距杭州市120公里,北濒杭州湾,南接四明山,余姚山川秀丽,人杰地灵,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相传是舜后支庶所封之地,舜姓姚,故名余姚。早在7000年前就创造了誉为世界文化瑰宝的“河姆渡文化”,使余姚成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素有“东南最名邑”、“文献名邦”之誉,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余姚物产丰富,是一个农业历史悠久、农林牧副渔各业齐会的综合性农业区域,被国家授予“中国杨梅之乡”、“中国榨菜之乡”、“中国茭白之乡”、“中国蜜梨之乡”和“中国红枫之乡”称号。余姚的工业门类齐全,基础较为扎实,有“塑料之乡、模具王国”之称。工业经济以仪表、电子、塑料、化工、轻纺、机械、冶金等传统支柱产业为基础,机电仪一体化、新材料、精细化工等一批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崛起,同时以制笔、按键、灯具、汽车配件、水暖设备、电动工具、打火机等行业为主的块状经济已遍及全市各地。近年来,余姚名牌产品迭出,涌现了帅康、玉立抽油烟机、富达吸尘器、舜大全价饲料等中国名牌产品。余姚也是全国商贸市场大市之一。依托全国最大的塑料交易专业市场——中国塑料城,极大地促进了对外开放和余姚经济的发展。随着余姚经济的快速发展,青年创业机会在余姚无处不在。
根据调研,余姚市青年创业环境的建设上有许多的优势,主要表现如下:
1、积极鼓励青年自主创业与创新,政策扶植力度比较大
在上级有关鼓励扶持青年创业与创新发展政策的指引下,余姚市政府积极响应,大胆实践,在激励青年创业与创新发展上做出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予以引导和扶持,先后出台了《余姚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余姚市人民政府关于鼓励发展科技创业(风险)投资的实施意见》,《余姚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工业转型发展的若干意见》,《余姚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现代商贸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等等政策,对青年的创业给予税费减免、管理费用优惠等多方面的扶植。此外,余姚市还利用有限资源开展各种形式创业创新大赛,深受青年朋友们的欢迎。如2007年由团市委、市科技局、余姚日报社、市广播电视台、市青联联合发起了“格莱特”杯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大赛得到了全市青年的积极响应,经过初赛、专家评审、网上公示投票等过程,10个富有创意的青年创新创业项目入围决赛,入围项目涉及工业制造、生态农业、健康保健、信息技术等多个领域。这些政策的出台必将有力促进我市青年创业活动的蓬勃发展。
2、经济总量较大,并且增幅较明显
07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0亿元,增长14%,其中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为27.1亿元、246.9亿元、136亿元,各增长5%、14.8%和13.8%;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3.37亿元,其中地方级收入30.29亿元,分别增长26.2%和25%;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1亿元,增长2.9%;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4.7亿元,增长18.1%;各类市场实现成交额412.9亿元,其中中国塑料城285亿元,分别增长21.3%和18%;塑料城网上市场实现交易额420亿元,增长10.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02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687元,分别增长15.1%和13.2%。我市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排名中列第9位。巨大的经济总量,必然会促使市场的活跃,为青年创业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成长机遇。
3、专业人才资源丰富,科研力量不断加强,创新成果显著
余姚市拥有国有、集体及私营企业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2万人,平均每万人口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91人,有各类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机构30多家,并与50余家大学、科研院所建成技术协作联系。
为了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扶持政策,设立2000万元的科技风险投资引导资金,鼓励和引导企业开展科技创新。2007年实施宁波市级以上科技项目57项,其中国家级24项;获得宁波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2个,其中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个。深化产学研合作,积极推进科技研发和服务平台建设,新增高校院所技术合作企业20家,新引进科技成果35项。大力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发展壮大品牌经济,新增中国名牌产品1个、中国驰名商标14件、出口免检产品1只,名牌产品销售收入占规模以上企业产品销售收入比重达28.1%,同比提高2.9个百分点。大力实施发明专利战略,新增发明专利授权21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416件,新增宁波市级以上专利示范企业8家。大力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全年共有20家企业主持或参与行业和国家标准制(修)订。高度重视企业制度创新,切实抓好企业上市工作,天邦和舜宇两家企业分别在深圳和香港成功上市。不断强化科技创新的智力支撑,新引进各类人才3617名,其中硕士或副高职称以上人才70名。我市荣获“省科技强市”和“中国优秀创新型城市”称号。
4、地理位置优势显著
  余姚市地处美丽富庶的长江三角洲,北濒杭州湾,南屏四明山,西连杭州市,东接宁波港,“塑料之乡、模具王国”,随着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开通,我市的地理优势会更加的明显。这也必将会使我市的青年创业环境向更优的方向发展和完善。
  余姚市的青年创业环境优势是显著的,但根据调研的深入也发现了余姚市青年创业环境尚存在不足和缺陷,主要表现在:
1、政策宣传力度不够
  余姚市在鼓励和扶持个人创业工作上出台了许多倾向性政策,但从调查结果来看,这些政策的宣传效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青年对相关政策了解的程度很低,这一方面说明青年总体创业氛围不强,对有关政策不是十分关注,但另一方面也说明政府职能部门在将政策制定出来后,缺乏宣传的主动性,特别是对于一些潜在创业者,职能部门并不善于用已有的优惠政策去吸引他们投身创业。
2、青年创业资金缺乏,申请贷款困难
  缺乏资金扶持是困扰青年创业者的首要问题,虽然我市金融基础环境较好,但调查表明,其对青年创业的拉动作用却不够明显。一方面,银行对向个体私营等中小企业放贷比较谨慎,即使推出了一些优惠政策,但由于门槛高,手续繁琐,操作复杂,真正能够贷到款的创业者较少。另一方面,余姚市在风险投资机制的建立上还不很完善,对风险投资发展的引导和管理相对滞后,再加上余姚中介服务组织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资金提供者对资金使用者的信用程度及资金使用情况难以进行完全准确的把握,对项目的评估手段也比较缺乏,导致投资者投资信心不足。这些在一定程度上了抑制了我市青年创业的热情。
3、本土高素质人才流外现象严重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余姚市的本土人才尤其是高学历高素质人才流外严重,一般大学毕业或者研究生毕业的回来就业较少,大都喜欢在宁波、杭州、上海等大中型城市就业,回农村或者市区创业并不是他们首选,所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余姚的创业市场的繁荣。
4、传统文化的影响使青年创业文化淡薄
余姚市青年从个人价值取向上看,大都求稳怕变、缺乏闯劲。喜欢拿工资而不是自己当老板。家庭教育上也是重官轻商。许多提供孩子上大学其中很大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以后告别最底层做管理层,大至国家公务员,小至公司经理。他们的思想中长期养成的“等、靠、要”的依赖思想,扼杀了创业所需的创新、创造意识;害怕失败、嘲笑失败的文化氛围,使许多青年安于平稳,不思进取。这样的影响,一定程度地遏制了我市青年的创业意识。因此青年的创业意识有待进一步提升。
5、创业主体单一
目前创业主体主要是有着一定经验与经济实力的中年人,优秀高校毕业生,尤其是优秀的科技人才创业较少,男多女少,创业主体平均年龄偏高,人人均可创业的意识尚未形成。
五、优化余姚市青年创业环境的对策
1、政府要加大自主创业宣传力度,努力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青年创业氛围。
人在青年阶段,其思想意识、道德观念还处于不断完善和成型的过程当中,外界正面积极的引导和鼓励对激发青年创业意识和潜力至关重要。建议政府部门首先要加强对自主创业的大力宣传,在全社会形成“创业最光荣、创业最可敬”的浓厚氛围。其次要积极选树优秀创业典型,对在实践自主创业中涌现出的优秀典型给予经济和精神的双重奖励,在全社会形成积极的创业导向;再次要在现有的各级各类先进表彰中实现个体私营业主与其他类型主体的公平待遇,甚至可以有意识地加大个体私营业主的评选比例,努力提高自主创业者的社会认可度和社会地位。
2、改善创业融资环境,建立青年创业风险投资基金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改善创业融资环境促进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加快小额担保贷款、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创业风险投资的发展步伐,进一步拓宽民营经济的融资渠道;适当放宽小额担保贷款的使用范围和贷款条件。建立对初创企业提供无偿资助的“种子基金”,建议在地方政府扶持创业基金中专门建立一块“种子基金”,用于对初创企业的资金扶持,建立青年创业风险投资基金,在创业设计大赛中只要提出具有现实操作性、启发性,有市场发展前景的创业思路,并拥有发明、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专用技术创业及产品设计等方案,经由专家组成的评委会审定,获选方案中的优胜者,可以得到“青年创业风险投资基金”的资助。
3、培育壮大创业主体
广泛动员民众不拘形式、不拘规模,自主创业。大力扶持初始创业。以自主创业方式实现就业或再就业的科技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复转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残疾人和农村劳动者等七类人员,从事初始型创业活动,均属创业扶持对象,均可享受有关鼓励创业的扶持政策。对扶持对象从事初始型创业活动的,减免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费、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管理费用,行政性事业收费上加以优惠。
引导农民自主创业。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鼓励农民就近就地创业,对从事高科技种子、种苗产业或其他新品种生产提供政策性农业保险,对从事规模种植、养殖的,提供无偿技术服务和技术指导。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引导土地规范流转。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农业综合开发以及农村公用事业建设。积极培育一批技术先进、带动范围广和市场竞争力强的大型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4、加强对青年的创业培训与辅导
创业培训实际上可以作为扶持微型或小型企业发展的一项措施,培训创业相关知识和素质技能。培训对象应当是那些具备一定文化素质、管理知识和生产与经营能力,并有意自行创办微型或小型企业的青年,培训内容应当包括生产、经营、管理、销售、财务、税收、信贷及创业计划编制等各个方面。开办常年性的“青年创业者学校”,分层次、分类别地开展对青年创业者专业知识、创业素质、创业技能的培育,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成熟的青年创业者队伍。
对于没有经验的青年人来说,路不熟、手又生是他们前进道路中的重大阻碍。如果有一个向导,陪伴他们走过最艰难的创业初期,他们的信心和成功几率会大大提高。创业辅导简单的说就是有专家指导创业,陪伴创业过程,建议新企业与有实力企业结对,共同努力使创业成功。 
5、发挥青年创业孵化器作用,成立由政府主办的“青年创业服务中心”。
政府在进一步完善针对青年创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同时,可以尝试成立由政府主办的“青年创业服务中心”,针对青年创业的特点,致力于为青年创业提供信息咨询,市场开拓,融资担保,技术支持,人才培训等服务,服务主要以“公益性,扶持性”为原则。 “中心”可由政府相关部门共同主办,发挥各自的业务优势,为青年创业提供有效的服务,另外,在“中心”设立“青年创业园”,可吸引青年创业者入园创业,享受“中心”的直接服务。
良好的创业环境是推动全民创业的有力保障。优化创业环境,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社会、市场的作用,形成政府鼓励、社会支持、市场调节的充满活力的创业环境。


友情链接:
宁波智慧共青团系统旗下平台•宁波青年网
浙ICP备05015657号 版权所有 共青团宁波市委员会 Copyright © 2016 nbyou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公网安备 330204020002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