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工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关于我们 > 近年工作
2012年宁波团市委工作概况
浏览次数:1309177  作者:adminbgs  发布时间:2015/1/11 11:03:09

  2012,宁波全市共青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省市党代会精神,大力弘扬“三思三创”精神,围绕“六个加快”战略部署,切实履行共青团四项职能,团的事业取得新的发展。

  一、坚持理想信念教育,强化青少年思想引领

  理想信念教育扎实推进以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大和省市党代会精神、隆重纪念建团90周年为契机,进一步加强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抓好思想引领,以“跨越九十载,青春再出发”为主题,开展了纪念建团90周年系列活动,并于5月3日举办了宁波市纪念建团90周年主题集会,浙江省委常委、宁波市委书记王辉忠出席活动,并对宁波全市青年提出了殷切期望。十八大召开以来,宁波全市各级团组织通过组织宣讲团,举办中心组理论学习会、学习辅导班、读书会、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在宁波全市广大青少年中掀起学习宣传十八大精神活动高潮。开展了“感悟十八大·青春正能量”主题微博活动、“红领巾心向党,中华文化我弘扬”宁波市“党团队旗传递我接力”主题教育活动、“漫话90年青春岁月”形势政策宣讲、“我们的价值观大讨论”、“说出你的青春故事”微征文和“青春印记·我的这五年”征文比赛等活动,吸引宁波全市数十万青少年参与其中。深化分类引导,开展《四类青年群体思想引导大纲》转化试点工作,针对大学生、企业青年、进城务工青年和农村青年等四类人群,宁波市354家团组织以面对面交流、实践体验和典型示范等方法,全部完成大纲转化工作。召开了宁波市“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现场推进会,表彰了“青马标兵”、“青马优秀导师”和“青马先进集体”等各类先进110个,2012年度培养青马学员6805名。善用微博等新媒体,积极兴建各类网络互动平台,推进中国宁波网“团市委·网上发布厅”、“青年网上家园”和“微博校园”等项目建设,发挥微博等新媒体思想引领作用,提高“共青团微博”的平台效能,宁波全市开通共青团微博693个,吸引粉丝76.16万名,8个县(市)区建成青少年手机报专门平台。

  青少年文化品牌蓬勃发展。以中国(宁波)青年时尚文化节为主要载体,继续提升青少年文化品牌的引领性和参与性。与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等知名高校合作,举办了“金帆奖”2012中国青年喜爱的微电影颁奖盛典,活动共征集微电影300多部,通过PPS等国内知名网络媒体进行影片展播。针对不同领域青少年,从丰富活动内涵、完善操作模式的层面,分别开展了第十四届乡村青年文化节、第四届宁波市青工风采节、2012年宁波市两新组织青年文化节、第九届宁波市大学生艺术文化节和第七届宁波市进城小公民欢乐节等传统品牌活动,积极助推宁波文化强市建设。抓住当前青年婚恋交友的现实需求,积极开展青年交友婚恋活动。联合宁波电视台开设了《幸福来敲门》大型电视互动交友栏目,每周播出一期,既倡导了当代青年健康向上的爱情观,又打响了共青团服务青年民生的工作品牌。举办“爱情是什么颜色的”2012宁波市青年缤纷爱情节,通过红色、紫色、蓝色、绿色、橙色和粉色等六个活动篇章,在情人节、七夕节等重要节日开展青年婚恋交友活动,积极搭建青工婚恋交友平台。牢牢把握青年网络存在的现状,注重及时性和交互性,充分运用新媒体开展文化活动。在台风海葵袭击宁波期间,开展了“寻找最美志愿服务瞬间”微博图片征集活动,共征得图片500多张;在敬老爱老活动中,开展“网络慈孝微拍大赛”,积极弘扬敬老爱老传统文化;为营造喜迎十八大的良好氛围,开展了“共话宁波发展”微博团课宣教活动。

  青少年校外教育工作不断发展。进一步完善了青少年文化设施体系建设,努力把建设公益性青少年活动场所纳入宁波市社会事业发展的整体规划。不断拓展和完善校外文化活动阵地,宁波市青少年宫三期改扩建工程和象山、鄞州、奉化等地青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建设工作全面推进。同时,不断巩固与宁波东海少年军校、江北区绿色学校、奉化市滕头青少年实践基地、江东区白鹤街道“四点钟学校”等四个省级雏鹰争章基地合作,与“奇e国”、宁波市东部文化广场育乐湾、科学探索中心等社会机构合作,积极拓展青少年校外活动阵地。依托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优质资源建成浙江省第一家红领巾图书馆,举办了第二届“好书伴成长”活动,表彰“书香大队”22个、“书香中队”52个。充分发挥“少年科学院”、“红领巾社团”和“流动青少年宫”等平台作用,着力完善青少年文化社团建设。与中国少年科学院共建科普基地,以“科普专家宁波行”为契机聘请了中科院院士腾文吉等22位院士、科普专家作为宁波市少年科学院“红领巾导师”,《中国少年报》等多家媒体专版刊登了宁波红领巾社团的活动开展情况。目前,宁波全市已拥有县级以上红领巾社团912个

  二、坚持建功助推发展,服务党政工作大局

  积极助推经济转型升级。紧密围绕经济转型发展,准确定位、主动作为。努力搭建建功平台。通过开展青年突击队践行“三思三创”精神誓师大会暨“六比六争”立功竞赛活动、“破三难、创四优”青春建功行动,引导广大青年在助发展、促转型的实践中建功立业;通过深化青年文明号“3S”品牌创优提升行动,积极培育新城新区、两新组织等12个青年文明号战略性新兴板块;通过举办发展论坛、开展国际交流等,帮助青年企业家、青年创业带头人拓宽视野、转变理念,自觉引领产业转型升级。2012年,宁波全市共组建各类青年突击队586支,拥有青年突击队员54000多人,收到金点子提案55800多条。广泛开展引才育才工作。通过开展青年岗位能手评选、“村村都有好青年”评选,实施宁波青年“蓝领精英”计划等,切实做好“本土”青年的“育才”工作,宁波全年共培育市级青年岗位能手208名。与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四所知名院校团委进行了战略合作,联合开展硕博士来甬见习工作,协助市委市政府做好紧缺人才引进工作,2012年共有56名硕博士来甬见习。积极助推海洋经济建设。组织开展“青年企业家蓝色经济考察行”等活动,努力吸引涉海项目落户宁波,并依托团属孵化平台,为涉海创业项目提供配套服务,扶持其健康快速发展。以中国青年蓝色护海行动为统揽,组织动员广大团员青年开展海洋保护志愿服务,在全社会营造爱海、护海的浓郁氛围。开展了青年文明号助力海洋经济活动,共有120家青年文明号集体与涉海领域的企业、村镇团组织开展了结对活动。

  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抓住团市委牵头宁波市委社会管理创新重点建设项目“建立健全志愿服务组织管理培育机制”的契机,着力推进三个平台建设,提升了共青团参与社会管理的水平。建设志愿者服务指导中心,打造实体化平台,宁波市本级开辟400平方米专门区域建设指导中心,并对宁波全市所有志愿者和服务团队开放,目前已有30多家团队入驻,江东、北仑、宁海、鄞州等地也已建成区(县)志愿者指导中心,余姚、慈溪、海曙等地正在筹建当中。建设志愿者注册管理系统,打造信息化平台,依托信息化的注册管理系统,完成服务项目发布、志愿者招募、活动情况反馈、项目成效展示,在线实现志愿服务项目、志愿者组织和志愿者个人的有效对接,目前电子化注册志愿者达到20余万人。建设宁波志愿驿站,打造社会参与平台,在服务需求相对集中的区域,建成商业、社区、交通中心、场馆、景区等五类11个示范性志愿驿站,保证每天6小时以上的正常服务时间;宁波全市挂牌命名了100家志愿者招募基地、100家志愿服务基地、30家示范服务基地,建成区的261个社区均建立了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市民参与志愿服务更加便捷。

  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联合林业、环保等部门开展植绿护绿活动,宁波全市青少年共参与植绿护绿4.82万人次,种植树木10.13万株,植树面积12.82万平方米;结合低碳环保理念和技术的发展,积极开展植绿护绿、森林涵养、垃圾分类清理和资源循环使用等环保项目推广和宣传,提倡“低碳生活”、“低碳出行”。不断壮大生态环保队伍,宁波全市已经建立生态环保志愿者队伍563余支,注册绿色志愿者23428多名,培育青少年生态环保社团176个,建立青少年绿色实践基地183个。持续开展“保护母亲河号(站)”创建工作,创建范围、创建内涵进一步拓展;“保护母亲河号(站)”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三进”活动实现常态化开展,强化了生态环保品牌的社会辐射作用,宁波全年市级号(站)评优比例达到85%以上。

  三、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服务青少年民生

  深入推进青年就业创业服务工作。就业创业是青年最根本、最迫切需求。2012年,以进一步完善青年就业创业服务体系为重点,强化服务要素建设,不断提升共青团的服务能力。开展青年就业创业培,2012年累计培训了118384人次,实现就业48770人次,落实培训资金1586.7万元,落实培训机构111个,各项数据均居浙江省第一。同时青年职业见习工作深入推进,宁波全年共组织青年上岗见习3297人次。强化担保方式创新,开展青年创业贷款保证保险工作,进一步提升了青年创业融资能力,合作金融机构达到12家;宁波全市累计发放青年创业贷款14.6亿元,贷款支持创业青年9015人,带动51574人就业,实现了青年创业贷款工作在所有街道(乡镇)中的全面覆盖。加强典型示范,评选出裘明辉等2012年度宁波市“青年信用示范户”181名,对已经评选出的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的资金、导师等各方面的扶持力度,提升了创业帮扶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切实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以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专项组的成立为契机,扎实推进青少年权益维护工作。发挥市、县两级12355青少年服务台(热线)作用,深化心理咨询、法律援助、婚恋交友等特色项目,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后台志愿者队伍,常态化收集、分析青少年需求,宁波全年共接听来电3914个,办结率达98.2%;完善市、县两级“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面对面”活动机制,在市县两级探索建立了与各级人大、政协沟通协调青少年问题的制度,推动青少年公共政策的制定和落实,有效畅通了青少年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宁波全年共举办“面对面”活动12场、共青团“倾听”活动85次,提交相关提案建议42件,形成调研成果10余项。通过进一步完善创建标准,拓展创建领域,积极探索各级青少年维权岗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和载体。“维权岗在行动”、“为生命护跑”青少年自护宣教活动、“青春红丝带”禁毒防艾宣教行动、“为了明天”青少年法制宣教等各项活动广泛开展,2012年开展各类讲座125场,直接覆盖青少年2万余人次。创新试点项目稳步推进,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和预防犯罪试点工作,通过确立七类重点群体在各县(市)区进行试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宁波市作为先进典型在浙江省现场会上作经验交流。在浙江省率先成立涉案未成年人社会观护组织,征集专业志愿者担任涉案未成年人的“合适成年人”、社会调查员等,维护涉案未成年人的诉讼权利和合法权益。

  不断完善重点青少年群体关爱帮扶工作。以青少年关爱行动“汇梦”工程为统揽,通过项目招标和评审,面向社会广泛招募各类公益组织开展关爱活动,共有12家公益团队的项目获得审批通过,共发放公益资助金17.2万元,实现了团组织职能的拓展延伸和对草根公益组织“孵化”的双赢局面,“汇·梦”工程荣获了2012年度浙江省优秀志愿服务项目,有效扩大了共青团的影响力。针对农村困难青少年、困难大学生、留守儿童、进城民工子弟和双城“小候鸟”等群体,分别实施了“快乐体验我成长”计划、“牵手?汇梦”大学生发展计划、“呵护留守儿童”计划、“汇梦?爱心书屋”计划和“小候鸟团聚计划”,实现了个性化的帮扶。深入推进“宁波——新疆库车县青少年手拉手”,按照宁波市委市政府对口援疆工作安排,组织新疆库车县20名青少年及青少年工作者代表来甬开展体验活动。同时,以“交一个朋友、写一封信、做一件实事、开展一次交流”为内容,与库车县对口学校开展结对“手拉手”交流活动,为宁波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作出了应有贡献。

  四、坚持基层基础工作,加强团的自身建设

  成功召开了宁波市第十七次团代会。共青团宁波市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于2012年8月27日在宁波大剧院隆重开幕。除因公外出,全体宁波市委常委及市政府联系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和浙江团省委书记出席了开幕式。浙江省委常委、宁波市委书记王辉忠代表市委作了重要讲话,希望广大青年能够做到思之以远、学之以恒、创之以新、行之以德,为实现“两个基本”、建设“四好示范区”再立新功。浙江团省委书记周艳代表团省委对宁波市过去五年的共青团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宁波共青团寄予厚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宁波团市委书记鲍娴萍代表共青团宁波市第十六届委员会作了工作报告。大会共历时3天,选举产生了共青团宁波市第十七届委员会,并把“有质量发展”确立为未来五年宁波共青团事业的奋斗目标。

  “双网互动”工作扎实推进。以乡镇(街道)组织格局创新和“宁波青年网上家园”建设工作为基础,积极探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灵活应用网站、微博、QQ、短信等新媒体手段,将层级化组织网络和区域化共建网格“映射”到虚拟网络上。各网格普遍建立了QQ群,大部分网格开通了微博,部分网格尝试建立了手机短信平台。通过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形成了“网上提议聚集网上开展活动”、“网上虚拟召集网下实体执行”的团青活动“网上”、“网下”互动模式。在发挥社区(片区)团组织核心作用的基础上,通过成立网格共建理事会的形式,不断完善区域共青团协商议事机制,组织网格内各类团组织及青年自组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有效整合网格内各类组织的资源,实现网格的自我运转,《中国青年报》头版头条对宁波双网互动工作进行报道。

  “两新”组织团建工作量质并举。以消灭组织覆盖“盲点”为目标,强化动态管理,坚持政策推动,积极争取把“两新”组织团建工作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进一步优化团建环境、强化政策保障。2012年宁波全市共新增非公企业团组织1378家、新增新社会组织团组织210家,宁波市“两新”团组织的新增数和总数均位列浙江省第一。开展非公企业团组织“达标创优”活动,编写并下发了《宁波市非公企业团组织“达标创优”工作手册》,构建了“培育”、“预警”、“达标”、“优秀”、“示范”等多个非公企业团建层级,每个创建层级都制定了详细的评分标准,从而形成了动态化、网格化的非公企业团建梯队。宁波全市“达标”团组织数量占总数93.47%,“优秀”团组织数量占总数19.84%,评选出两批共69家市级“双争双促”示范团组织。通过开展“两新”组织青年文化活动,积极引导“两新”团组织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助推企业转型升级、助推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求作为、作贡献,促进了“两新”团组织活力的全面提升。2012年,宁波市还承办了由团中央主办的全国非公有制企业团建工作年中推进会,来自全国各地的团干部和团中央书记处书记贺军科都对宁波市的非公企业团建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成效显著。2012年,宁波市89个乡镇已经创建乡镇直属团组织2657家,覆盖团员54721人,影响带动青年198208人,其中新建2510家,完成率达到141.4%,总数和比率都位列浙江省第一,宁波市89个乡镇已建立“片区”网格1528个。大力开展“宁波青年网上家园”建设,创设“网络工作室”、“优惠让利”等多项服务性项目,打造覆盖区域内青年的新的网络体系;通过建立团建项目菜单,组建各类农村青年社团、兴趣小组等途径,指导新建“大团委”做好活团工作。目前在宁波全市乡镇直属团组织中建立各类社会组织542家、文体兴趣组织478家、大学生村官组织109家,有力推动了基层活跃工作。坚持党建带团建,将“大团委”建设纳入党建工作考核;建立工作责任制,结合组织格局创新工作制度建设,明确责任,更大限度地发挥好基层团干部的作用;建立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实现了每个乡镇(街道)团工作经费一年不少于2万元的目标。

  驻外团组织建设有序推进。加大了驻外团组织建设模式探索,形成依托外出务工党组织建团、依托网络平台建团、依托工作项目建团、依托见习基地建团、依托外口公寓建团、依托在甬商会建团等六大组建模式,2012年新建湖北驻浙江团工委宁波工委、四川驻浙江团工委宁波工委、重庆驻浙江团工委宁波工委等三家地市级驻外团组织。目前宁波全市共建有市级驻外团工委11家、县级驻外团工委10家,下辖40余个团支部(总支),覆盖2500余名流动团员,联系5000多名35岁以下外来务工青年。加大与驻外团组织的沟通合作,召开在甬驻外团组织负责人座谈会,构建长效的沟通联系渠道。

  团干部作风进一步提升。深入开展了“团干部深入基层一线解难创优”活动,宁波市、县(市)区、乡镇(街道)三级团委班子平均调研时间1个月以上,完成100余个调研课题,三级团委领导班子走访行政村(社区)1068个、企业903家、学校529家,团干部联系普通青年9807名,联系闲散青少年或者不良行为青少年1502名,帮助基层团组织解决难点问题685个。深化团干部作风提升“千、百、十”行动,积极开展千名团干下基层集中行动,实施团干部素质提升“三百计划”(百场活力思想大讨论、百个学分团干部继续教育制度、百堂团课下基层活动),推行团干部正风气十条规定。坚持团干部资格证书制度和日常培训制度,进一步完善团干部联系基层制度,继续做好团干部驻点工作,抓好团市委常委(中层)联系基层制度的落实。开展破难攻坚行动,2012年初,根据宁波市委部署,宁波团市委向宁波市委主动提交了“志愿者工作阵地建设”、“非公企业团建”两个破难攻坚项目,并圆满完成了预定的任务。宁波团市委机关各部室也分别提出了部门年度攻坚项目,以此来锤炼机关干部敢打硬仗的锐气和韧劲。

  青联、学联、少先队的建设不断加强。青联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强化了与港澳台和国外青年组织的联系联络,成功接待了美国青年领导者代表团访甬,组织宁波青年经贸考察团成功赴台访问;组织宁波青联委员赴衢州参加了“甬衢青年创业相亲会”,与重庆丰都县委、县政府联合举办了2012重庆丰都·长三角经济合作恳谈会,成功举办了中国青年企业家浙江行——走进宁波活动;开展了“农行杯”首届新锐甬商评选及表彰活动,20名“新锐甬商”脱颖而出。进一步强化对学联组织的工作指导,完善了学联制度的规范化建设,做好学联执行主席的聘任工作,探索学联驻会制度,促进基层学生会组织间的沟通交流,增强学联、学生会组织的战斗力。全面推进“全团带队”工作。以党的十八大召开、纪念建团90周年、“六一”、“七一”、“十一三”建队节等事件和节点为契机,广泛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爱党爱社会主义祖国的主题教育活动,宁波市少工委承担浙江省《少先队学》课程试点,在少先队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进一步夯实了少先队组织和工作基础。同时,进一步加强了青企协、青科协、农促会等团属青年社团建设,形成了团的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



友情链接:
宁波智慧共青团系统旗下平台•宁波青年网
浙ICP备05015657号 版权所有 共青团宁波市委员会 Copyright © 2016 nbyou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公网安备 330204020002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