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工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关于我们 > 近年工作
2015年全市共青团工作总结
浏览次数:7360  作者:团市委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15年全市共青团工作总结

 

2015年,全市各级团组织在市委和团省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和中央、省委、市委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市委深入实施“六个加快”战略和“双驱动四治理”战略决策,牢牢把握“能力提升年”工作主线,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积极投身宁波经济社会建设,为我市奋力跻身全国大城市第一方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好示范区”作出了新的贡献。

一、紧扣时代主题,坚持正面引导,青少年思想政治引领的成效不断提升

1. 大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学习宣传教育活动。一是切实加强理论武装。开展“学理论·强党性·铸信仰”、“勿忘历史·圆梦中华”、“红领巾心向党”等主题团日(队日)活动,通过专题讲座、形势宣讲、媒体解读等形式,引导团员青年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中央、省委、市委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不断增强广大团员青年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二是深化主题实践。抓住抗战胜利七十周年、“一二·九”运动8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以“中国梦·青年志”为主题,开展“与信仰对话”、“与人生对话”、“彩虹人生——奋斗的青春最美丽”、“红领巾相约中国梦”主题活动,带领广大青少年开展主题教育和实践体验活动,引导青少年牢记革命历史,发扬先辈精神,勇挑发展重担。三是培养青马骨干。打造“奔跑吧青马”系列活动,推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体系化发展,通过理论授课、实践锻炼等方式,挖掘并培养一批综合素质优秀的青年学生骨干,全市新培养青马学员2400余人

2. 着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工作。一是积极开展道德实践。面向不同青年群体,分层分类开展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四进四信”活动、“大拇指文明公约”计划、“争当美德小达人”、青年技能交换大会、城市换书大会等活动,使思想引导具体化、有形化、生活化。二是注重加强典型引领。围绕“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主题,广泛开展青春分享会,用“小故事”讲好“大道理”,在全市开展系列分享活动157场,直接覆盖青年2.5万人;大力挖掘宣传身边的青年典型,分类推出了“向上向善好青年”、“最美青工”、“乡村好青年”、“美德少年”等先进典型,广泛影响带动了青少年群体。三是切实发挥传统文化涵育功能。开展“四季文化汇”系列传统文化传颂活动、“青春助推转型升级先锋行”走进人文遗址系列活动,带动青少年传播传统民俗,体验优秀本土文化,当好传统文化传承人。

3. 全面实施新媒体提升工程。一是进一步推进“青年之声”建设。市县两级和在甬高校全部开通了“青年之声”网上平台,通过建立“专职人员+联络员+服务联盟”的工作队伍,及时精准反馈青年提问。上线以来,市县两级平台访问量达50万人次,青年留言和提问6100条。二是进一步加强队伍阵地建设。按照“核心、骨干、基层”三个层次,建立由10名核心网评员、5000名网宣员、4.3万名网络文明志愿者的“青年网军”队伍,举办骨干网评员培训班2期,培养骨干网评员135名,开展市县两级网宣员轮训,培训人员1800多人次;建成“青春宁波”新媒体中心,形成共青团工作网站、微博、微信、手机报、APP等立体网络渠道,市县乡三级普遍建立较为活跃的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全市共青团新媒体粉丝超过150万人。是进一步加强实践练兵。开展“一带一路”、“港口经济圈”、“五水共治”、“文明城市”等网络主题宣传活动10期,带动青年网民转发评论宣传,切实加强网上正面引导;开展自主演练和网评引导20余次,带领青少年在“加多宝亵渎革命烈士邱少云”、“共产主义思想讨论”等网络舆情事件中亮剑发声,为消减网络雾霾发挥重要作用。四是进一步深化监测研判。依托“宁波市青少年舆情监测平台”,实行24小时监测制度,形成“监测站+监测员+样本员”立体监测力量,在敏感事件、重要时期掌握少年思想动态,发布舆情日报、周报、月报和季报。

二、围绕党政中心,坚持服务大局,助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不断凸显

1.围绕改革发展大局,带领青年助推经济转型升级。一是助力“港口经济圈”建设,实施“青春共筑大港梦”建功行动。开展“共筑大港梦”青工技能振兴计划、青年创业专项行动、港口青年文化发展计划、职业青年引领城市文明新风等四大主题系列活动,组织“青春·领航”金融系统青年服务“港口经济圈”建设专项行动、“青春助推转型升级先锋行”等活动100余场,覆盖团员青年40000余名,带动青年广泛参与到港口经济圈建设中来。承办“中国航海日”主题活动,开展“我的航海梦”青少年主题征文比赛,做好“中国航海日”志愿服务工作,扩大宁波“港口经济圈”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二是助力“电商换市”战略,实施青年电子商务专项行动。推进青年电子商务协会(联盟)建设,建立市级青年电子商务协会1个、县级青年电子商务协会13个、农村青年电商实训基地70个;举办2015年“邮储银行杯”青年电商创业创富大赛,“新农人·星梦想”农村电商主题创业集市,开办电商培训班,培训青年8200多人次,培育年销售额1000万元3000万元的青年电商84名、农村青年电商精品网店店主165名。三是助力“蔚蓝智谷”建设,开展青年人才“引育”工程。重点抓好新生代企业家、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等队伍建设,带领他们带头转型发展;着力发挥好海洋经济青年人才研究会的作用,为海洋经济发展引智荐才;举办甬港青年企业家发展论坛,开展知名高校硕博士见习活动,协助做好紧缺人才的“引才”工作;通过开展“行行出状元”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大中学生“创青春”系列赛事等,做好本土青年的“育才”工作。

2. 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施青年创业创新创优行动。进一步完善了融资金、项目、阵地、培训为一体的创业创新服务体系。一是团银合作进一步深化。加强与农信联社、邮储银行和农业银行的合作,选派16位金融机构干部到县(市)区团委挂职,扩大“好青年”信用贷款、“电商贷”、“梦想家”创业贷款等品牌项目的覆盖面,累计促成发放青年创业小额贷款18.78亿元,支持创业青年累计11108人,有效破解创业青年融资难题。二是创业创新阵地进一步拓展。以“农村淘宝”、创业咖啡等阵地为载体,建立基层青年众创空间20个,新建青年互联网创业示范点194个,建有共青团主导或参与管理的青年创业园区27个,鄞州区青年(大学生)创业园被评为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三是培训体系进一步完善。依托青年创业学院、青年电子商务学院,与阿里巴巴商学院合作,深化“课堂体验实战”的分层培训体系,各级团组织开展各类培训63593人次,落实培训资金722万元,与125个培训机构建立合作。四是项目培育机制进一步健全。举办2015中国(宁波)创客创业大赛、“邮储银行杯”青年电商创业创富大赛,建立宁波青年创业项目库宁波青年创业导师团,构建起项目选拔、孵化、对接的培育机制,吸纳382个优秀创业(创客)项目入库,实现智力+项目有效对接。市青联委员罗培栋被评为2015年长三角“十大新锐青商”、“浙江杰出青年”。郑雷奇、龚浩强等10名青年企业家被选为“浙江省七大万亿级产业青春创新力量”代表。我市选送的“宁波制造”法式鹅肥肝网销开拓计划在2015年中国青年涉农产业创业创富大赛总决赛中获创业成长组唯一金奖。

3.围绕参与社会治理创新,完善志愿服务工作体系建设。一是打造志愿服务管理平台。建成“We志愿”宁波市志愿服务网络平台,完善招募注册、项目对接、积分记录、团队管理等功能网上一站式管理,实现志愿服务定岗、定事、定责,促进不同领域志愿服务资源互融互通,全市电子注册志愿者人数达233678人。二是丰富志愿服务工作项目。通过政府购买和社会募集的方式,形成“青少年万人圆梦”行动志愿者助残“阳光行动”、农村文化志愿者、大型赛会志愿者等项目品牌,圆满完成中东欧博览会、中国航海日和宁波国际马拉松赛等大型赛会志愿服务工作,为宁波实现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作出积极贡献三是推动志愿服务专业化社区化发展。建立宁波市应急救援志愿者联盟,集聚全市民间户外救援队伍力量,开展应急救援志愿服务和安全自护知识宣传教育,提升专业化水平;启动社区志愿服务“宜居行动”,有效对接社区和志愿服务团队需求,完成60支志愿者队伍与60个社区长期结对。

4. 围绕“甬商回归”,引导各界青年建功立业。一是建立甬港澳台青年交流新平台。成立“宁波青联香港工作站”、“宁波青联澳门工作站”,举办甬港青年企业家峰会、甬台青年企业家座谈会,组织青年代表参加宁波高雄“双港论坛”,联络在外青年甬商400余名,推动两岸三地青年企业家深层次合作。二是构建区域交互新渠道。通过举办“京甬青年直通车计划”、“青联委员区域行”等活动,进一步密切了与兄弟省市青联组织的交流合作,切实为联络在外甬商参与宁波建设发展、贡献智慧搭建平台。三是拓展外事交流新领域。联合相关单位举办2015宁波世界华侨华人青年大会,来自美国、法国、加拿大、意大利、澳大利亚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名海外青年参加;接待香港青年工业家协会、台湾大高雄青工会等港澳台及海外青年考察团5批次,选派近百名青年赴韩国、日本、新西兰等国家以及高雄、香港等城市进行访问。

5. 围绕美丽宁波建设,动员青年广泛参与“五水共治”。一是抓好重点项目。以“哨兵护水美丽浙江”青少年助力治水统一行动为抓手,开展青少年治水护水工作,全年新建16个“水未来实验室”、7片“青年林”;举办“孵放小甲鱼保护母亲河”青少年生态环保实践活动、“一条小鱼的暴走”、“寻找宁波最美河流”、“公益众筹青春健走”等活动,直接吸引15万名青少年参与,扩大了“五水共治”的社会知晓率和参与度。二是加强队伍建设。培育凝聚176家青年生态环保社团,建有青年突击队30余支、治水护水志愿服务队1200余支,充分发挥作用,全年共开展河道环境整治、水岸植绿护绿等各类生态环保行动2万余次。三是深化制度建设。结合党政“河长制”推行共青团助力治水“段长制”,出台《宁波市共青团助力治水段长责任制实施方案》,834个共青团“段长”开展植绿护绿、水环境整治、生态文明理念宣传等工作,实现了全市重要水系河段的全覆盖。

三、立足青年所需,坚持以人为本,服务青少年成长成才的实效不断增强

1.扎实推进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一是完善工作机制。召开了全市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建设现场推进会,制定下发《宁波市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实施意见》和《宁波市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验收考核与示范性创建办法》,明确了各级各类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的队伍建设和机制保障等内容。全年完成考核验收各级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203家,创建省级示范性平台4家、市级示范性平台56家。二是推进实体阵地建设。科学定位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网格)四级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功能,通过新建、联建、改建等方式,完善平台实体阵地建设完成市、县(市)区两级综合服务平台实体阵地建设,建成乡镇(街道)青少年综合服务站127个,占比83%,建成网格、村(社区)级青少年综合服务点736个。三是探索类型化建设模式。根据各层级平台建设实际,探索形成了县(市)区全域层面的“紧密型连锁加盟模式”,乡镇(街道)层面的文体中心依托模式,村级层面的村淘共同体模式,网上平台层面的公益淘宝店模式等四种类型化建设模式。开展市级示范性平台创建活动,第一批考核验收各级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203家,创建省级示范性平台4家、市级示范性平台56家。

2.切实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以全国“青少年权益工作创新”试点工作为统揽,抓实抓好青少年权益维护工作。一是加强重点项目品牌培育。针对重点青少年群体,分层分类设计开展失足青少年“花季护航”行动、社区矫正志愿服务“阳光行动”、留守儿童“彩虹行动”公益夏令营、社区青少年正面成长计划等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帮扶项目;依托12355心灵花园体验中心,为青少年提供心理帮扶,全年开展各类心理疏导讲座64场,参与人数达8530多人次,接受社会各类咨询300多次;开展“我是平安小卫士”、“花朵保护伞计划”青少年寒暑期自护教育课堂等系列活动,开设特色公益自护课程50余场次,吸引5128人次参加。二是畅通青少年利益诉求渠道。持续开展“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和“倾听”活动,全年市县两级开展28次“倾听”活动,邀请各领域青少年代表350余人,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青联委员234人次,收集意见建议360余条次,向有关部门反映各类青少年问题110余件依托12355青少年服务台,收集了诉求1.4万条,办结率达96%。三是深化困难青少年群体帮扶。面向全市贫困家庭子女、留守儿童、农民工子女、低收入农户青少年、服刑在教人员子女等困难青少年群体,开展宁波青少年“万人圆梦”行动等关爱帮扶工作,提高结对比例,完善慰问帮扶制度性安排;组织宁波青年代表团赴新疆对口支援,举办援疆爱心义卖会、“手拉手”融情交流等活动,助力民族地区困难青少年健康成长。四是加强青少年事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组织599名团干部参加全国社工资格证考试,145人通过考试,全市青少年事务社工增至325名,进一步壮大了队伍力量;建立“社工+志愿者”联动的工作机制,培育发展团属青少年事务社工服务培训机构;深入开展涉案未成年人社会观护工作,全年提供观护服务442人次,建立观护社工薪酬保障机制,实现常态化制度化运行。

3. 努力服务青少年多元化需求。一是服务青少年文化生活需求。通过制作宁波阅读地图、开发青年网络文化产品,开展乡村青年文化节、青工风采节、大学生文化艺术节等品牌项目,覆盖团员青年10余万人。二是服务青年婚恋交友需求。完善“美丽佳缘”青年婚恋交友联盟建设,拓展青年婚恋交友基地数量,常态化、社会化、专业化开展青年婚恋交友活动,全年服务单身青年1万余人三是服务青年身心健康需求。实施宁波市共青团“我享运动”公益推广计划,举办全市青年健身达人系列挑战赛等青年公益体育活动,吸引近10万名青少年参与;建成市级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指导中心、12355心灵花园体验中心,开展各类心理疏导和心理保健宣讲活动。是服务青少年校外教育需求。开展青少年“公益大舞台”系列活动,通过流动青少年宫、公益课堂、社团公益行等形式,举办各类校外教育公益活动750余场,直接参与的青少年超过30万人次。

四、着眼自身建设,坚持从严治团,团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不断提高

1. 紧扣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认真抓好学习贯彻落实。一是层层发动开展学习宣传。市委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结束后,立即召开全市共青团系统学习贯彻会议精神的部署会,第一时间布置学习贯彻工作。团市委机关组织5次专题学习会,各县(市)区和条线举办学习培训会20余场,迅速将会议精神传达到每个基层团干部。借助团属媒体,开设专题专栏专刊,将会议精神迅速、广泛、有效地传播到青年群众中去。二是科学谋划改革创新工作。召开座谈会、基层走访、网络咨询,面对面、键对键地征求青年意见,汇总形成540条次的青年意见清单,针对性地谋划改革工作。召开各层级工作务虚会4次,认真学习试点地区群团工作改革方案,对改革创新工作进行研究谋划。三是从严从实锤炼团风。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团市委机关开展7次专题学习研讨,按照“进万家门、访万家情、结万家亲”活动的要求,组织干部走出大院、走进基层,直接联系青年1.5万名,收集到各类意见建议近2000条。

2.进一步强化“党建带团建”制度落实。贯彻落实各级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排摸各县(市)区团委、市直属团组织班子情况,全面掌握其人员编制、政治待遇等相关信息,并借助“对县(市)区组织工作考核”这一载体,促进党建带团建相关制度进一步落实。一方面加大对团干部待遇落实,11个县(市)区团委书记均列席了同级党的委员会和常务委员会会议,8个县(市)区团委书记列入同级党委委员提名人选。全市所有乡镇(街道)均已实现团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2万元以上。另一方面抓好团组织班子配备,除象山因县委主要领导调整导致人事冻结外,所有县(市)区团委班子均未缺配超过3个月,全市152个乡镇(街道)都配备了团(工)委书记(副书记),所有县(市)区均将党建带团建内容纳入同级党政干部培训课程。

3.进一步完善“双网互动”工作体系。一是完善网格划分标准。对现有网格进行新一轮细分,调整和细分原来划分过大的网格,对园区、商圈、楼宇、广场等青年聚集、资源丰富的区域,单独划分网格。全市共划分网格4781个二是规范网格运行机制。开展“双网互动”达标创优工作,全市范围内“双网互动”工作达标率达到85%。积极推进示范点建设,打造各个类型乡镇(街道)“双网互动”工作示范点28个、示范性网格160个。三是激发网格自主活力。依托宁波智慧团建平台,进一步促进全市网格的自转和活跃。全市网格共凝聚青年骨干17254人,建立网格日常管理服务团队4872支,青少年专业服务团队3133支,联系凝聚青年社会组织3126家。积极推进网格骨干队伍培训工作,全年轮训3441人。

4.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一是全面推进城乡区域化团建工作。扎实抓好农村直属团组织建设、乡镇(街道)组织格局创新、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团建等工作,全面推进城乡区域化团建工作。全市建立乡镇直属团组织2857个、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团组织352家。鄞州区钟公庙街道等4家单位成功创建全国城市街道区域化团建首批示范单位,团市委在全国区域化团建骨干培训班上作了典型发言。二是扩大两新组织团建有效覆盖。组织开展非公企业团建“生命力工程”,提升团组织活跃度,全市共新增非公企业团组织375家、新社会组织团组织121家。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探索新领域组织团建,成立宁波金融团工委。三是巩固学校团组织基础性地位。进一步规范中学“推优入团”、高校“团员推优入党”制度,积极推进学校共青团工作的一体化建设工作,做好中学共青团工作典型案例的提炼推广;大力开展“高校对口中学团建促进行动”试点工作,创新“三会两制一课”工作形式,推动学校团组织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四是推进青年社会组织凝聚工作。开展社会组织青年骨干“伙伴”培训班,成立全市青年社会组织专家智囊库,推进人才储备。建成和完善各地青年社会组织服务阵地,形成“伙伴”家园,通过公益创投、项目采购等方式,构建起“网格化、社会化、团生态”的新型青年社会组织孵化培育体系。举办“成就青年梦想家”青年创益大赛,吸引43支团队参赛,在初创阶段建立亲缘关系。

5.进一步加强团干部作风建设。一是深入开展“团干部健康成长大讨论”活动围绕“去四化”、“增三性”,全面开展“团干部如何健康成长”大讨论活动。团市委机关干部组建11个小组,分赴11个县(市)区和58家直属单位开展大讨论活动,各小组平均开展学习调研7次,时间超过7天,直接联系团干部、青年超过1000人,收集到各类意见建议150余条,形成了包含九大类116条问题的“青年意见清单”。二是建立完善联系基层的制度性安排。依托基层网格,建立乡镇(街道)团干部——网格负责人——青年骨干——团员青年的四级联系制度,续开展“团干部深入基层一线解难创优”工作,建有团干部基层联系点340个,每人每年深入联系点不少于20天,联系青年更加紧密。通过“民意测评”、“专项评估”、“走访征询”等形式,建立基层青年代表议事、重点项目听证、民意调查等制度,工作决策更接地气。三是切实加强团干部能力素养提升。按照“下跨一级培训”的原则分层分类开展培训,团市委本级依托青年干部读书会、乡镇(街道)团委书记培训班的形式对县(市)区团委班子成员、市直属单位团组织负责人和乡镇(街道)团委书记进行轮训。积极推动团干部在线学习,县(市)区团委书记班子全部完成团中央青年干部学习网学习任务。

此外,着力加强青联、学联、少先队工作。承办省青联常委(扩大)会议,召开市青联常委会暨界别组长联席会议,常态化开展界别组活动、区域化商贸投资考察和友好访问交流活动,完成市青科协换届。加强市学联干部培养体系建设,形成“新世纪人才学院学员”、“高校团学干部”、“市学联秘书处部室负责人”、“市学联秘书处驻会(轮值)主席”的梯度培养机制。全面推进“全团带队”工作,顺利召开市第七次少代会,明确未来五年工作方向,加快推进东海少年军校、红领巾风采馆、红领巾图书馆等少先队阵地建设,形成了团的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



友情链接:
宁波智慧共青团系统旗下平台•宁波青年网
浙ICP备05015657号 版权所有 共青团宁波市委员会 Copyright © 2016 nbyou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公网安备 33020402000289号